為什麼減肥通常行不通?

「體重」無疑是帶著社會給予的刻板印象存在在我們的心中。 
大家對於營養師分享的內容最期待的就是:
第一名:減重
第二名:增重(朋友一直鼓吹說有廣大市場)

在開始分享關於增重/減重/外食怎麼吃之前,其實有一個我心深處的聲音一直告訴我,一定要先給體重」一個公道,然後才可以開始提供增/減重的菜單。首先,請各位一定要花12分鐘的時間看完這個我覺得好棒的TED演講:



我並不是對減重或增重抱持反對立場的人,不過我非常認同一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事實,那就是關於為什麼人們會復胖(這個問題可以同樣用在胖不起來的人身上-為什麼體重總是升不上去?)其實有一個我們要認清的事實,我們目前的體重,是在過去到現在的活動量、生活方式、飲食內容、運動量下,長期」這樣做所產生的結果。今天我們可以靠相當反轉的飲食帶來體重實質的改變,但是就如同影片所講的,當我們恢復原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(運動變少),熱量再次變多了、活動量再次變少了、睡眠減短了,身體自然而然胖回原來的重量,似乎沒有需要去質疑這個結果的地方。

在我的觀念中,只有幾種人需要做體重的調整:
1.因運動競賽需要,有量級區分或是明顯會影響運動表現,必須嚴格控制體重的選手
2.體重確實超過過重或肥胖標準,明確影響健康,或是未來可能/現在已經有一或多項慢性疾病的人(不過影片裡也給我們好消息,只要好習慣都做到了,死亡風險和正常體重一樣的下降許多)
3.因工作需要,必須有視覺上非常瘦或是非常壯的體態的人
4.確實過輕到影響骨質密度、肌肉力量,或是一般過瘦希望透過重訓和飲食來增加肌肉量的人

如果是一般人希望能夠有更好的體態,其實我比較建議:
  • 讓飲食趨向健康:去糖、少惡質油、避免油炸、避免加工...
  • 確實睡飽、不熬夜
  • 多喝水
  • 多多走路增加活動量或是每週累積運動總時間超過150分鐘
做到良好的生活型態,其實很多人就會開始經驗到自然而然的體重以及體態變化,如果還希望身形更好看,那麼只要明確得增加有氧運動(每次連續超過30分鐘),持之以恆就能達成。有些人說運動不能減重,我一半認同一半不認同。首先我們要問,你比起以往實際多做了多少的運動?維持了多久時間,一個禮拜、一個月還是超過半年?再來就是,縱使體重沒有變化,那麼體脂率呢?身形呢?如果我們在意的是身材以及未來長久的健康,相信體重的數字相對會不重要許多。而又縱使需要減重或增重,我們也會多一個「長久執行」的觀念在我們心中。另外我也會觀察自己的體重和自己睡眠、壓力甚至經期的關聯性,慢慢調整自己的作息、飲食、運動,也容許自己有一些週期性合理的體重變化,越多去傾聽身體,就越會懂得照顧她,自然不再受限於體重而讓自己的飲食忽大忽小。希望大家運動、控制體重的同時,也追求長遠的健康!要吃要動要休息,大家要一起越來越健康!

如果我們更加在意的只不過是身形,那麼是否可以不用真的那麼在乎有多重?